磁力脱水槽(也叫磁力脱泥槽)是一种磁力和重力联合作用的选别设备,广泛地应用于磁选工艺中。用它可以脱去矿泥和细粒脉石,也可以作为过滤前的浓缩设备使用。 目前应用的磁力脱水槽从磁源上分有永磁脱水槽和电磁脱水槽两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永磁脱水槽。 a)、永磁脱水槽 比较常见的永磁脱水槽由槽体、塔形磁系、给矿筒(或叫拢矿圈)、上升水管和排矿装置(包括调节手轮、丝杠、排矿胶砣)等部分组成。槽体倒置的平底圆锥形,用6mm的普通钢板卷制而成。为便于磁性产品从槽底顺利排出,槽底应有锥角,一般为50°~60°,此时槽体直径和深度比值为1.4~1.5。槽体沿轴向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即溢流(尾矿)区、选分区和精选区。溢流区靠近溢流面,深度大约在150~300mm。选分区在给矿口附近周围,精矿区靠近槽体下部。 给矿筒是用非磁性材料硬质塑料板制成的,并由非磁性材料铝支架支撑在槽体的上部,其直径略小于磁系的直径。给矿筒的出口应在磁系上方适当的位置,如磁系部过远,由于该处的磁场弱且易产生翻花现象,会使磁性矿粒在溢流中的损失增加;如过近,则因此处磁场太强,磁性产品中会夹杂较多的脉石而降低精矿品位,甚至发生给矿堵塞现象。 塔形磁系是由很多铁氧体永磁块摞合而成的,放置在磁导板上,并通过支架固定在槽体的中下部。塔形磁系在槽中的位置,对选分指标有着直接的影响。磁系位置过高,选分区过于靠近槽的溢流面,尾矿品位高;位置太低,由于槽底部的磁场太强,而且磁系和槽底之间的间隙太小,易使排矿口堵塞,造成排矿困难。磁系底部与槽底的距离与磁力脱水槽的规格有关。 塔形磁系的台阶高度影响磁场等位线(即磁场强度相同的点的连线)的法线方向,而磁场等位线的法线方向是磁性矿粒在脱水槽中受磁力作用的方向。塔形磁系的高度也决定着选分区的高度,要求磁系的高度应槽面有较弱的磁场,磁系的高度与脱水槽的规格有关。 上升水流对磁力脱水槽的选分过程及生产指标有很大的影响,上升水流的给入方式有两种:下部给水和上部给水。无论采用哪一种给水方式,都槽内矿浆平稳,不翻花,且能借上上升水流的作用把矿浆中所含的细粒脉石和矿泥很好的冲洗出去。下部给水时上升水管装在槽体底部,为了使上升水流能沿槽体内水面均匀的分散开,在管口上方装有迎水帽。水圈用于向上升水管均匀分配水的。为了槽中上部和下部的矿浆稳定,以及保持水流有较好的冲洗作用,上升水管有较好的冲洗作用,上升水管与迎水帽的高低位置应适当。一般情况下,管口离槽底距离为100~150mm,迎水帽距管口距离为80~100mm,其直径为管径的两倍为好。上部给水时水由上部经槽内中心水管给入,并通过返水盘换向而向**动。比较以上两种给水方式,以下部给水的冲洗作用较强,永磁脱水槽多用这种给水方式。如果水源中含木屑和渣子较多,还是上部给水方式较好,这样可以减少水管堵塞。 排矿方式有侧面排矿和中心排矿两种。前者因结构复杂,矿量排除不均衡,已经不采用。目前采用的是中心排矿方式,这种排矿方式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把排矿口调节装置引离磁力脱水槽;另一种是把排矿装置(包括手轮、丝杠、及排矿胶砣等)设置在磁力脱水槽的中心轴线上。两者相比,看不出有多少优点,但前者的丝杠可以不用铜质的材料,是它的好处。总的来说,中心排矿方式具有调节方便,排矿量和浓度易于控制等优点,所以被广泛采用。为了避免磁场作用力的分散,脱水槽的给矿筒、支架以及丝杠等,都采用非磁性材料(硬质塑料、不锈钢或铜、铝等)制造。为了正常生产,磁力脱水槽安装时,做到溢流堰和槽底要平,上升水管要垂直与槽底,管口和迎水帽也要做到水平。 塔形磁系永磁脱水槽的磁场特性是:沿轴向的磁场强度分布情况是上部弱,下部强;沿径向分布是周围弱,中间强;而且轴向的磁场梯度比径向大。所以直径大的磁力脱水槽 采用塔形底部磁系比较适宜。磁力脱水槽只适宜于处理细粒强磁性矿石,对于粗粒物料并不适用。 CS系列磁力脱泥槽是在重力、磁力和上升水流力的作用下,使磁性矿粒和非磁性矿粒(矿泥)分离的磁选设备,主要应用于选矿等行业的精选。 该产品采用计算机优化设计,工作,性好,结构合理,操作简单,是矿泥分离的理想设备。 主要技术参数: 型号 筒径mm 出口直径mm 矿浆处理能力t/h 重量Kg CS-10 1000 300 15-30 1050 CS-15 1500 350 20-45 1400 CS-20 2000 370 25-55 1850 CS-25 2500 400 30-65 2300 CS-30 3000 450 35-75 2860 CS-35 3500 500 40-85 3470